87年次的朋友們,現在都已經是30代中段班了耶!這個世代剛好卡在數位原生與類比時代的交界,小時候還在玩紅白機,長大後卻要面對元宇宙的衝擊,真的是很特別的一群人呢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世代的共同記憶,還有那些藏在數字87裡的小秘密~
說到87這個數字,其實在數學上還滿有意思的。它是由3和29這兩個質數相乘得來的,所以它的質因數分解就是3×29。來看看87的因數有哪些:
因數 | 計算方式 |
---|---|
1 | 87÷1=87 |
3 | 87÷3=29 |
29 | 87÷29=3 |
87 | 87÷87=1 |
87年次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,小時候家裡電話還是轉盤式的,後來才換成按鍵電話。有趣的是,國際電話打去中國要撥+86,但你知道+87是哪個國家的區號嗎?其實這個代碼是保留給未來的衛星通訊系統使用的,目前還沒有分配給特定國家喔!
這個世代的人應該都對「87」這個網路用語很熟悉吧?在PTT上常看到有人說「你太87了」,其實就是「北七」的諧音啦~不過對87年次的人來說,這個數字更多是代表著自己的出生年份。記得小學時還在用錄音帶聽英文教材,國中才換成CD播放器,到了高中MP3突然就流行起來了,科技進步的速度真的超乎想像。
在流行文化方面,87年次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小時候看《流星花園》的震撼,那是台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啊!現在回頭看當年的造型真的會忍不住笑出來,但那就是我們的青春啊~而且這個世代剛好經歷了網路從撥接到寬頻的轉變,還記得那種「叮叮咚咚」的撥接聲嗎?現在跟年輕一代說這些,他們可能都無法想像了。
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問「87年次的朋友現在幾歲?簡單計算年齡的方法」,其實這個問題超簡單的啦!台灣人講的「年次」就是民國年,只要用現在年份減掉出生年份再加1歲,就是台灣人常說的虛歲了。不過現在年輕人比較習慣用實歲計算,方法也差不多,只是不用加那1歲而已。
以2025年來說,87年次的朋友這樣算:
– 民國年計算:2025 – 1987 = 38(實歲)
– 台灣虛歲:38 + 1 = 39歲
– 西元年對照:1987 + 1911 = 107年(這個是民國和西元換算公式)
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:
計算方式 | 公式 | 87年次年齡 |
---|---|---|
實歲(西元) | 當前西元年 – 出生西元年 | 2025 – 1987 = 38歲 |
台灣虛歲 | 實歲 + 1 | 38 + 1 = 39歲 |
學齡計算 | 當前民國年 – 出生民國年 +1 | 114 – 87 +1 = 28歲(這個是入學年齡算法) |
其實很多人會搞混民國年和西元年,特別是看到身分證上的出生年份時。像87年次的朋友,身分證上會寫「087」,但實際上是西元1987年出生的。台灣的民國年就是西元年減掉1911,所以1987 – 1911 = 76年次,但87年次是指民國87年(西元1998年)出生的人喔!這個細節要特別注意,不然很容易算錯。
如果是幫家裡長輩算年齡就更簡單了,直接看身分證上的民國年份,用現在年份去減就好。像阿公是民國30年次,今年就是114 – 30 = 84歲(虛歲85)。不過現在年輕人比較少用虛歲了啦,連銀行辦貸款也都是看實歲,所以知道怎麼換算就好,不用太糾結要加不加那1歲。
最近好多人在問「87年次屬什麼生肖?台灣人最愛的生肖解析」,其實1987年出生的人屬兔啦!台灣人對生肖真的超有研究,尤其是老一輩的,連相親都要先看生肖合不合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兔年出生的人有哪些特質,還有台灣人最愛的生肖排行,保證讓你長知識!
先來個簡單的生肖年份對照表,這樣大家以後就不用一直問啦:
出生年份 | 生肖 |
---|---|
1987 | 兔 |
1988 | 龍 |
1989 | 蛇 |
1990 | 馬 |
屬兔的人在台灣被認為是「福氣兔」,個性溫和又細心,做事很謹慎,所以人緣通常不錯。老一輩常說娶兔妻會旺夫,嫁兔郎會顧家,難怪在相親市場這麼搶手!不過兔年出生的人有時候會想太多,容易自己給自己壓力,這點要特別注意。
說到台灣人最愛的生肖,除了兔兔之外,龍跟虎也是熱門選擇。龍就不用說了,在華人文化裡根本是帝王象徵,很多父母還會特地算時間生龍寶寶。虎年出生的人則是被認為有領導能力,做事很有魄力,在職場上特別吃香。不過這些都是傳統說法啦,現在年輕人比較不信這一套,但過年時還是會拿來當聊天話題就是了。
其實每個生肖都有它的優缺點,像屬蛇的人常被說很神秘,但其實他們只是比較注重隱私;屬馬的人被說脾氣衝,但他們做事效率超高。台灣的廟宇每到過年就會有生肖運勢解析,香客總是擠得水洩不通,可見大家還是很愛看這些的。下次遇到87年次的朋友,記得跟他們說「原來你是溫馴的兔寶寶啊」,保證話題一下子就打開了!
最近好多87年次的朋友都在問:「87年次現在是幾年級?學歷進程全攻略」該怎麼規劃?其實這個問題要看你是走一般升學路線還是其他進修管道,台灣的學制雖然固定,但每個人的人生步調不同,進度也會有差異。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,讓大家一目瞭然自己現在應該在哪個階段,順便分享一些常見的升學狀況給大家參考。
首先我們來看最基本的學歷進程時間表:
出生年次 | 2025年年齡 | 正常學歷進度 | 可能狀況 |
---|---|---|---|
1987 | 38歲 | 博士畢業工作多年 | 可能在職進修或轉換跑道 |
1997 | 28歲 | 碩士畢業工作2-3年 | 考慮讀在職專班或考證照 |
2007 | 18歲 | 高中畢業準備考大學 | 選擇科系或考慮先工作 |
2017 | 8歲 | 國小三年級 | 才剛開始建立學習基礎 |
不過這只是參考啦,現實中很多人會因為當兵、重考、先工作等因素而有不同的人生進度。像我有個朋友87年次的,大學畢業後先去澳洲打工兩年,回來才讀研究所,現在30幾歲還在寫論文,但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啊,人生又不是賽跑。
說到學歷進程,最常見的問題就是「我這個年紀還適合回去讀書嗎?」其實現在教育管道超多元,像是空中大學、在職專班、線上課程等等,完全不用擔心年紀問題。我認識一位40歲的媽媽,白天上班晚上念在職碩士,照樣把家庭和工作都顧得很好。重點是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,而不是被社會的既定框架限制住。
另外也要考慮經濟狀況和時間分配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全職學生的開銷。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政府提供的補助方案,或是選擇學分班這種彈性較大的進修方式。現在很多大學都有推廣教育課程,學費相對便宜又能累積學分,對想充實自己的人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