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幫朋友看房子,發現大樓樓層的選擇真的是門學問啊!不同樓層住起來感覺差超多,價格也差很大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察,特別是那些建商不會主動告訴你的小細節。
先說說低樓層吧,1-5樓通常價格最親民,但缺點也不少。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噪音問題,早上垃圾車的聲音、鄰居進出的談話聲都聽得一清二楚。還有隱私問題,路人經過可能都會往你家裡看。不過低樓層也有優點,像是遇到電梯維修或停電時,爬樓梯不會太累,對老人家或小孩來說比較方便。另外有些建案的低樓層會附贈小花園或露台,這點還蠻吸引人的。
中樓層(6-15樓)可以說是CP值最高的選擇,價格比高樓層便宜,但又不會有低樓層的那些困擾。視野已經不錯了,採光通常也很好,蚊蟲問題也會少很多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這個高度剛好是街道噪音反射的範圍,有時候反而比低樓層更吵。還有就是中樓層很容易被對面大樓擋到視線,買之前一定要實地看看周圍環境。
高樓層(16樓以上)的優點大家都知道,視野開闊、採光好、隱私性佳,但價格也最貴。不過住過的朋友說,高樓層其實有些意想不到的缺點。比如說風真的超大,陽台根本不能放輕的東西;等電梯要等超久,特別是上下班時間;還有就是水壓問題,洗澡時水可能會變很小。最麻煩的是遇到火警或地震時,逃生比較困難。
這邊整理個簡單的比較表給大家參考:
樓層類型 | 價格區間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
低樓層(1-5F) | 最便宜 | 進出方便、可能有露台 | 噪音大、隱私差、蚊蟲多 |
中樓層(6-15F) | 中等 | 採光好、價格合理 | 可能有噪音反射、視線受阻 |
高樓層(16F↑) | 最貴 | 視野佳、隱私好 | 等電梯久、風大、逃生不易 |
另外要提醒的是,每個建案的樓層定義都不太一樣。有些大樓因為有挑高大廳或商業空間,實際的居住樓層可能跟數字顯示的不一樣。比如說標示5樓,但其實是從地面算起的第7層。看房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,最好自己走樓梯確認一下實際高度。
大樓買房怎麼挑樓層?專家教你避開這些NG選擇,這可是很多首購族最頭痛的問題。畢竟一住就是十幾二十年,選錯樓層真的會讓人後悔莫及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挑樓層的實用技巧,幫你避開那些地雷選擇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黃金樓層。
首先要注意的是噪音問題,很多人以為越高層越安靜,其實不然。根據環保署數據,5-8樓剛好是街道噪音反射層,反而比低樓層更吵。特別是面對大馬路的戶型,這個樓層區間的噪音值可能比1樓還高出3-5分貝。另外也要留意電梯機房位置,通常頂樓倒數2-3層會有明顯的機械運轉聲,晚上特別明顯。
再來是價格考量,不同樓層的價差可能超乎你想像。以台北市新建案為例,中高樓層(15-20樓)每坪單價可能比低樓層(3-5樓)高出10-15%,但視野和採光確實好很多。建議可以參考這個價位分佈表:
樓層區間 | 價格差異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
1-3樓 | -15% | 進出方便 | 潮濕、隱私差 |
4-8樓 | -10% | 價格實惠 | 噪音、視線受阻 |
9-14樓 | 基準價 | 性價比高 | 可能面對隔壁大樓 |
15-20樓 | +10-15% | 視野開闊 | 等電梯時間長 |
21樓以上 | +20%↑ | 景觀絕佳 | 風大、逃生考量 |
採光也是挑樓層的重點,特別是現在台北到處都是超高建築。建議下午3-5點實際去看房,這時候最能看出日照是否會被鄰棟遮擋。有些建案為了銷售,會把模型做得比實際稀疏,千萬別被樣品屋騙了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低樓層雖然便宜,但如果是面對中庭的戶型,夏天容易有蚊蟲問題,冬天陽光又容易被高樓擋住,真的會住得很悶。
最後提醒大家,別被「4樓」、「8樓」這些數字迷思困住。現在新建案很多都把4樓改稱3A,價格反而比較划算。而8樓在部分建案會因為諧音被加價,但其實根本沒差,這些都是行銷手法。重要的是實際居住品質,與其糾結數字,不如多比較同社區不同樓層的實際住戶評價。
為什麼頂樓戶總是賣最貴?高樓層的5大真實優缺點
每次看房價,頂樓戶的價格總是讓人倒抽一口氣,但你知道為什麼開發商最愛把頂樓定價拉高嗎?其實高樓層真的有它獨特的魅力,不過缺點也不少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住頂樓的真實體驗,看完你就知道值不值得多花那些錢啦!
先說說優點部分,頂樓最吸引人的就是視野超級無敵好,完全沒有遮蔽物,白天看城市景觀,晚上看星星月亮,這種view真的會讓人心情很好。再來是隱私性高,不用擔心樓上鄰居走路聲音,也不用忍受樓上小孩跑跳的噪音,對於討厭吵雜的人來說根本是天堂。還有就是採光通風都超棒,陽光可以從早曬到晚,空氣對流也比低樓層好很多,尤其台灣夏天這麼熱,頂樓的風真的會讓人覺得涼爽許多。
不過頂樓也不是完全沒缺點,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夏天會特別熱,雖然現在新建案都有做隔熱層,但太陽直射屋頂的熱度還是很可怕,冷氣費會比一般樓層高不少。再來就是等電梯等到天荒地老,特別是上下班時間,住頂樓的人常常要提前很多時間出門,不然一定會遲到。還有就是防水問題,雖然現在建築技術進步很多,但頂樓還是有漏水的風險,萬一遇到真的要花不少錢處理。
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
視野開闊無遮蔽 | 夏天特別熱,冷氣費高 |
隱私性高,沒有樓上噪音 | 等電梯時間長 |
採光通風佳 | 漏水風險較高 |
蚊蟲較少 | 火災逃生時間較長 |
轉手時價格較高 | 水壓可能不足 |
說到水壓問題,這真的是很多頂樓住戶的痛,特別是老舊社區,洗澡時水壓不夠真的很煩人。不過現在新建案大多有加壓馬達,這個問題就比較少見了。還有一個很多人會擔心的就是地震時搖晃感比較明顯,其實這點要看建築結構,如果是鋼骨結構的大樓反而比較安全,但如果是老舊公寓就要多注意了。
低樓層真的不好嗎?住2-5樓的實際居住體驗分享
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常聽到「低樓層不好」的說法,但實際住過2-5樓後發現,其實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!先說最實際的,每次等電梯時看著高樓層鄰居焦躁的樣子,就覺得住在5樓以下根本是種小確幸,特別是上班尖峰時間,走樓梯下樓比等電梯快多了,完全不用人擠人。
優點 | 實際體驗 |
---|---|
省電梯時間 | 上班上學直接走樓梯,比等電梯快很多 |
水壓穩定 | 不像高樓層需要加壓馬達,洗澡水壓很足 |
價格實惠 | 同社區比高樓層便宜,坪效更划算 |
逃生便利 | 遇到緊急狀況時,下樓速度快很多 |
不過住低樓層當然也有要注意的地方。像是蚊蟲問題就比較明顯,特別是夏天一定要裝紗窗。還有隱私部分,建議可以裝霧面玻璃貼或窗簾,避免路人一眼看進家裡。最讓人驚喜的是,低樓層反而比較安靜!因為現在新建案都把機械車位、垃圾集中區設在B1或1樓,真正吵的反而是中高樓層會聽到電梯運轉聲。
說到採光,其實沒有想像中差。現在很多建案棟距都抓很寬,除非是超級窄巷弄,不然2-5樓白天根本不用開燈。陽台種植物也長得特別好,不用像高樓層要擔心風太大把盆栽吹倒。快遞送餐也超方便,外送員最愛送低樓層,食物送到手上都還是熱的。
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最常說:「你們家樓層剛好耶,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。」其實住久了就發現,每個樓層都有優缺點,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習慣的。像是有長輩或小孩的家庭,低樓層反而比高樓層來得方便安全。下次聽到別人說低樓層不好時,不妨實際去體驗看看,說不定會改觀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