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各省的簡稱這個話題其實蠻有趣的,每次看到車牌上的字都會想說這到底是哪個省啊?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,有些還真的跟歷史或地理有關呢!
先來說說為什麼要有簡稱,主要是因為全名太長了,像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」寫起來多累啊,用「新」就簡單多了。而且這些簡稱很多都是從古代就開始用的,像陝西簡稱「陝」,就是因為在陝原以西而得名,超有歷史感的對吧?
下面整理了一個表格,把大陸各省的簡稱都列出來,這樣以後看到車牌或是新聞就不會霧煞煞啦:
省份全稱 | 簡稱 | 特別說明 |
---|---|---|
北京市 | 京 | 古代稱京城 |
上海市 | 滬 | 源自吳淞江下游的「滬瀆」 |
廣東省 | 粵 | 古代百粵之地 |
福建省 | 閩 | 境內有閩江 |
四川省 | 川 | 境內有四條大河 |
湖北省 | 鄂 | 古代鄂國所在地 |
湖南省 | 湘 | 湘江貫穿全境 |
浙江省 | 浙 | 錢塘江古稱浙江 |
江蘇省 | 蘇 | 取自清朝江寧和蘇州的首字 |
有些簡稱真的會讓人意想不到,像江西簡稱「贛」是因為贛江,但這個字筆畫超多,反而比全名還難寫XD。還有甘肅簡稱「隴」,是因為古代隴山在境內,現在很多人可能連這個字怎麼念都不知道了吧!
說到簡稱的由來,有些是取全名中的一個字,比如「黑龍江」簡稱「黑」;有些是用古代地名,像山東簡稱「魯」是因為春秋時期的魯國;還有些是用地理特徵,比如安徽簡稱「皖」是因為境內的皖山。這些簡稱用久了,反而比全名更有辨識度呢!
大家有沒有想過大陸各省簡稱怎麼來的?原來背後有這些故事,這些簡稱可不是隨便取的,每個都有它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。像是我們常聽到的「滬」、「粵」、「川」這些簡稱,其實都跟當地的地理、歷史或文化特色有關,有些甚至已經用了上千年呢!
先來說說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省份簡稱。像是上海簡稱「滬」,這個字其實跟古代捕魚的工具有關。因為上海以前是漁村,當地人用一種叫「扈」的竹柵欄來捕魚,後來就演變成「滬」這個簡稱了。廣東簡稱「粵」則是源自古代百越民族,這個稱呼從秦朝就開始用了,歷史超級悠久。四川簡稱「川」就更直觀了,因為省內有四條大河經過,所以叫「川」,這個「川」字在古文中就是河流的意思。
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省份簡稱和它們的由來:
省份 | 簡稱 | 由來 |
---|---|---|
北京 | 京 | 古代都城稱「京師」,後來簡化為「京」 |
上海 | 滬 | 源自古代捕魚工具「扈」 |
廣東 | 粵 | 源自古代百越民族的「南粵」 |
四川 | 川 | 因境內有四條大河(岷江、沱江、嘉陵江、烏江) |
福建 | 閩 | 古代有閩越族居住,加上境內有閩江 |
山東 | 魯 | 春秋時期魯國所在地 |
河南 | 豫 | 古代九州之一的豫州,也是大象「豫」的象徵 |
有些簡稱的由來真的很有趣,像是河南簡稱「豫」,這個字在古代是指大象,因為河南地區在遠古時期氣候溫暖,曾經有大象棲息,所以用「豫」來代表這個地方。福建簡稱「閩」也很有特色,這個字拆開來看是「門」裡面有「虫」,據說是因為古代福建多蛇蟲,而且地形像被山門包圍,所以才用這個字。這些簡稱不只是方便稱呼,更承載著當地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特色。
還有些簡稱跟古代行政區劃有關,像是山東簡稱「魯」,就是因為春秋時期魯國就在現在的山東境內,孔子就是魯國人。而山西簡稱「晉」,則是因為春秋時期的晉國主要在山西一帶。這些稱呼流傳了幾千年,到現在還在用,真的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延續性。每個簡稱背後的故事,都像是打開了一本歷史書,讓我們更了解這些地方的過去。
台灣人去大陸必知!各省簡稱懶人包一次看懂。每次聽到大陸朋友說「滬」、「粵」這些簡稱都霧煞煞嗎?別擔心,這篇幫你整理好各省份的簡稱和對應城市,下次聊天或看新聞就能秒懂啦!大陸的省份簡稱其實有規律可循,有些是取名字第一個字,有些則是歷史沿用下來的古稱,搞懂這些就能快速融入當地話題囉~
先來看華東地區,這邊簡稱多半很直觀,像上海簡稱「滬」(因為古代叫滬瀆)、江蘇是「蘇」、浙江是「浙」。但山東簡稱「魯」就特別一點,因為春秋時期這裡是魯國地盤。福建簡稱「閩」則是因為當地有閩江,而廣東的「粵」和廣西的「桂」都是從古代百越民族演變來的喔!
地區 | 省份 | 簡稱 | 常見對應城市 |
---|---|---|---|
華東 | 上海 | 滬 | 上海市 |
華東 | 江蘇 | 蘇 | 南京、蘇州 |
華東 | 浙江 | 浙 | 杭州、寧波 |
華東 | 山東 | 魯 | 濟南、青島 |
華南 | 廣東 | 粵 | 廣州、深圳 |
華南 | 廣西 | 桂 | 南寧、桂林 |
華南 | 福建 | 閩 | 福州、廈門 |
華北地區的簡稱也很有趣,北京簡稱「京」大家都知道,但河北簡稱「冀」可能就比較陌生了,這是因為古代屬於冀州。天津簡稱「津」則是因為是漕運要津,山西簡稱「晉」跟春秋晉國有關。內蒙古的簡稱「蒙」就很好記啦,畢竟是蒙古族聚居地嘛~
中部地區像河南簡稱「豫」(古代九州之一)、湖北「鄂」(春秋鄂國)、湖南「湘」(湘江流經)。江西簡稱「贛」是因為贛江貫穿全省,安徽「皖」則是來自皖山。這些簡稱在當地車牌上都會看到,記起來找路也方便!
中國各省簡稱怎麼記?在地人教你超簡單口訣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輕鬆記住!這些簡稱大多是從古地名或地理特徵演變而來,像「冀」代表河北,就是源自春秋時期的冀州。台灣朋友可能對這些簡稱比較陌生,但用對方法真的不難記喔!
首先把省份分成華北、華東幾個大區來記會更有效率。華北地區最簡單,北京叫「京」、天津叫「津」,根本就是名字最後一個字嘛!河北「冀」、山西「晉」這兩個稍微要記一下,但想到山西是晉商發源地就很好聯想。內蒙古簡稱「蒙」,跟蒙古族直接相關,超級直覺。
華東地區的簡稱很多都跟江河有關,超有規律的!看看這個表格就懂了:
省份 | 簡稱 | 記憶點 |
---|---|---|
江蘇 | 蘇 | 古代蘇州府 |
浙江 | 浙 | 錢塘江古稱浙江 |
安徽 | 皖 | 境內有皖山 |
福建 | 閩 | 古代閩越族聚居地 |
中南地區的簡稱也很有特色,像是湖北「鄂」來自古代的鄂國,湖南「湘」來自湘江,廣東「粵」是古代百粵之地。這些簡稱聽起來很文雅,其實都是從歷史文化裡提煉出來的。江西「贛」因為贛江貫穿全省,河南「豫」則是源自《禹貢》裡的豫州。
西南地區的簡稱特別有趣,四川「川」是因為境內有四條大河,貴州「黔」來自古代的黔中郡。雲南「滇」跟滇池有關,西藏「藏」就更直白了。東北三省最好記,遼寧「遼」、吉林「吉」、黑龍江「黑」,幾乎都是取名字的第一個字,完全不用傷腦筋!
西北地區的簡稱有些比較冷門,像陝西「陝」來自陝原,甘肅「隴」因為有隴山。但青海「青」、寧夏「寧」這種就超好記,新疆「新」也是直接取名字第一個字。其實很多簡稱看久了就會發現,要嘛跟地理有關,要嘛跟歷史有關,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