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玄學

五行入門:輕鬆掌握基礎概念 | 五行相生相剋一次搞懂 | 五行養生法:台灣人必學

最近好多人開始「學 五行」,想了解這套流傳千年的智慧到底在講什麼。其實五行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種元素,它們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超有趣,不只用在風水命理,連中醫養生、季節變化都能對應到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實用的五行小知識。

先來看五行對應的季節和身體部位,這個表格整理得很清楚:

五行 對應季節 對應臟腑 代表顏色
春天 肝膽 青色
夏天 心小腸 紅色
長夏 脾胃 黃色
秋天 肺大腸 白色
冬天 腎膀胱 黑色

知道這些對應關係後,生活上就能靈活運用啦!像現在夏天屬火,容易心火旺,可以多吃點苦瓜、蓮子來降火氣;秋天屬金要養肺,白木耳、百合這些白色食物就特別適合。台灣人最愛喝的青草茶,其實就是運用五行中「青入肝」的概念,夏天喝不僅消暑還能順便護肝呢!

五行相生也很有意思,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,這種循環就像大自然的運作規律。比如說煮菜時用木柴生火(木生火),火燒完的灰燼變成肥料養土(火生土),土壤裡能挖出金屬礦物(土生金),金屬器具可以挖井取水(金生水),水又灌溉樹木生長(水生木),這樣一想是不是覺得古人觀察得很細膩?運動方面也能用五行概念來調整,像屬木的春天適合晨跑、登山這種伸展筋骨的活動,屬金的秋天就可以多做呼吸訓練,跟季節變化搭配著來養生效果更好喔!

學 五行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五行入門:初學者該從哪裡開始學起?」,其實五行學說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懂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入門方向,讓新手也能快速掌握基本概念。五行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這五種元素,它們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一樣自然,只要記住幾個關鍵原則就能輕鬆上手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搞懂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則,這個就像背九九乘法表一樣基礎。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好了,建議可以直接印出來貼在牆上天天看:

關係 順序 舉例說明
相生 木→火→土→金→水→木 木頭可以生火,火燒完變土
相剋 木→土→水→火→金→木 樹根會破壞土壤結構

記住這些關係後,就可以開始觀察身邊的事物對應什麼五行屬性。比如早上喝的咖啡屬火(熱飲)、辦公室的電腦屬金(金屬製品)、家裡的盆栽屬木,這種生活化的聯想練習超有用!我自己剛學的時候,連早餐吃什麼都會想一下「今天要不要補個水行(豆漿)或木行(蔬菜)」,慢慢就會培養出五行思維。

接下來可以試著把五行對應到身體部位或情緒狀態,這也是中醫常用的概念。肝屬木、心屬火、脾屬土、肺屬金、腎屬水,當某個臟器不舒服時,可能是對應的五行失衡了。像我之前熬夜太多(傷肝木),就會特別容易生氣(木行對應怒),這時候就要多吃綠色蔬菜來平衡。

五行相生相剋:為什麼金木水火土會互相影響?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台灣人常說的「氣場合不合」很像啦!古人觀察大自然發現,這五種元素之間有種微妙的互動關係,就像人跟人之間會互相幫忙或鬧彆扭一樣。今天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帶大家看看這些元素是怎麼「做朋友」和「吵架」的。

先來講「相生」,就像好麻吉互相幫忙的感覺。木頭燒火(木生火)、火燒完變灰燼養土(火生土)、土裡挖出金屬礦(土生金)、金屬表面凝結水珠(金生水)、水又讓樹木生長(水生木),根本就是個超自然的循環系統啊!這種關係在我們生活中也看得到,比如種菜要澆水(水生木)、煮飯要生火(木生火),都是同樣道理。

不過元素們也有「相剋」的時候,就像有人天生不對盤。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:

相剋關係 實際例子 日常比喻
金剋木 斧頭砍樹 老闆砍預算
木剋土 樹根穿透土壤 新觀念打破舊習慣
土剋水 堤防擋洪水 長輩勸退衝動購物
水剋火 消防隊滅火 冷水澆熄熱情
火剋金 高溫熔解金屬 熱情融化冷漠

這些互動關係其實很常出現在我們周遭,只是沒特別注意而已。像中醫把脈會看五行平衡,風水老師調整擺設也是在調和這些元素的能量。有時候覺得最近諸事不順,可能就跟家裡某個元素太多或太少有關,比如房間太多金屬製品(金)可能會讓人覺得冷冰冰,這時候放些植物(木)就能中和一下。

學 五行

五行與中醫:如何用五行概念調理身體?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中醫講究「天人合一」,五行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種元素,它們不只存在自然界,也對應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。比如說最近天氣濕熱,很多人覺得脾胃不舒服,這就是「土」行失衡的表現,這時候吃點山藥、南瓜這類黃色食物就很有幫助。

五行概念最實用的地方在於,它把身體狀況跟季節、飲食、情緒都連結在一起。像春天屬「木」,容易肝火旺,這時候就要少吃油炸、多喝菊花茶;夏天屬「火」,心臟負擔大,綠豆湯跟蓮子就是好夥伴。這種調理方式很貼近台灣人的生活節奏,不用吃藥就能自然養生。

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五行對應的身體部位跟調理重點,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最近需要加強哪部分:

五行 對應臟腑 適合食物 常見不適 調理建議
肝膽 綠色蔬菜、檸檬 易怒、眼睛乾澀 晚上11點前睡覺
心小腸 紅棗、紅豆 失眠、心悸 午休15分鐘
脾胃 南瓜、地瓜 脹氣、沒食慾 飯後散步30分鐘
肺大腸 白蘿蔔、梨子 皮膚乾、便秘 深呼吸練習
腎膀胱 黑豆、黑木耳 腰酸、頻尿 睡前泡腳

實際應用上,台灣潮濕的氣候特別要注意「水」和「土」的平衡。像我阿嬤就常煮四神湯來健脾胃,裡面茯苓、山藥這些白色食材就是補「金」又顧「土」。還有像最近辦公室冷氣強,很多人喉嚨癢,這時候吃點水梨潤肺就很有感,這些都是五行概念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