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玄學

後天到底是哪一天? | 後天跟大後天差在哪? | 後天的正確算法教學

最近有朋友問我「後天是什麼意思」,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超常用,但仔細想想還真有點學問呢!在台灣我們講「後天」就是指今天過兩天的那一天,比如今天是7月31日,後天就是8月2日,這個用法從小到大都在用,超級直觀的啦。

不過「後天」這個詞其實有兩種主要用法,一種是時間概念,另一種是跟「先天」相對的概念。先來看看時間上的用法:

時間詞 舉例說明 (以2025/7/31為基準)
前天 7月29日
昨天 7月30日
今天 7月31日
明天 8月1日
後天 8月2日

除了表示時間,「後天」還常常用來跟「先天」做對比。像是我們常說「先天條件」和「後天努力」,這裡的「先天」指的是與生俱來的特質,而「後天」就是指出生後透過環境、學習或訓練獲得的東西。比如運動員可能先天體能好,但還是要靠後天的刻苦訓練才能成為頂尖選手。

在中文裡,「後天」這個詞真的很好用,不管是安排行程還是討論事情都很方便。記得小時候寫日記都會寫「後天要去遠足」,長大後開會也會說「後天要交報告」,完全就是生活必備詞彙啊!有時候跟外國朋友解釋,他們都覺得中文的時間表達方式很特別,像「大後天」這種說法在英文裡就沒有完全對應的詞。

後天是什麼意思

「後天到底是什麼意思?一次搞懂時間用語」這個問題其實困擾過不少人,特別是當我們要安排行程或約朋友見面時,常常會搞混「明天」、「後天」、「大後天」這些時間用語。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,以後就不會再搞錯啦!

首先我們來看看最基本的時間單位。以今天(2025年7月31日)為基準,往前推和往後推的時間用語是這樣分的: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時間用語 具體日期 與今天的關係
前天 2025/7/29 往前2天
昨天 2025/7/30 往前1天
今天 2025/7/31 當天
明天 2025/8/1 往後1天
後天 2025/8/2 往後2天
大後天 2025/8/3 往後3天

很多人會把「後天」和「大後天」搞混,其實很簡單,「後天」就是明天的明天,也就是從今天算起的第2天;而「大後天」則是後天的隔天,也就是從今天算起的第3天。舉個例子,如果今天是禮拜四,那麼後天就是禮拜六,大後天就是禮拜日。

在台灣的日常對話中,我們還會聽到「明後天」這種說法,這其實是指「明天或後天」的意思,表示一個大概的時間範圍。比如說「我們明後天約吃飯吧」,就是指可能在明天或後天這兩天中選一天。另外「這兩天」通常指的是最近兩三天內的時間,不一定精確到具體是哪一天。

有時候老人家會用「過兩天」這種說法,這其實跟「大後天」有點類似,但通常是指「兩三天後」的意思,時間上比較彈性。年輕人可能比較少用這個詞,但跟長輩溝通時還是要了解一下。還有一個容易混淆的是「下週」,這是指「下個禮拜」的意思,跟「七天後」不一定相同,因為「下週」是從禮拜一開始算的。

台灣人常説的後天是指哪一天?這個問題看似簡單,但其實很多剛來台灣的朋友都會搞混。在台灣,我們説的「後天」就是指「明天的明天」,用日期來算的話,如果今天是7月31日,後天就是8月2日。這個用法跟中國大陸一樣,但跟香港的「後日」説法有點不同,香港人可能會用「大後天」來表示「後天的後天」。

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理解,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來説明:

用語 台灣意思 香港對應用語 例子(以2025/7/31為基準)
今天 當天 今日 2025/7/31
明天 隔天 聽日 2025/8/1
後天 明天的明天 後日 2025/8/2
大後天 後天的後天 大後日 2025/8/3

在台灣日常生活中,我們很常用「後天」這個詞,比如跟朋友約吃飯會説「我們後天晚上見」,或是工作上會説「這個案子後天要交」。有時候老人家還會用「過兩天」來表示後天,年輕人則比較少這樣用。要注意的是,台灣人説的「後天」絕對不會包含今天,一定是從明天開始算起的第二天。

另外有趣的是,台灣有些地區的長輩會用「外後天」來表示「大後天」,但這種用法現在越來越少見了,大部分年輕人都直接用「大後天」。如果你在台灣聽到有人説「外後天」,那大概是指「後天的後天」,也就是我們一般説的「大後天」。

後天是什麼意思

後天這個詞是怎麼來的?原來跟農曆有關!我們平常說「後天」就是指明天的明天,但你知道這個詞其實跟傳統農曆的計算方式有密切關聯嗎?台灣人習慣用「後天」來指稱特定日期,這種說法可是從老祖宗的智慧傳承下來的喔!

在農曆系統中,日子的計算不像西曆單純看數字,而是用「天干地支」來搭配。古人把「今日」稱為「本日」,隔天是「明日」,再隔天就用「後日」表示。隨著時間演變,「後日」慢慢被簡化成現在我們常說的「後天」。這種說法特別有畫面感,就像在描述時間的遠近關係,讓人一聽就懂。

說到農曆的日期表示法,其實有很多有趣的對照方式。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楚理解:

農曆說法 現代用法 時間關係
本日 今天 當天
明日 明天 隔一天
後日 後天 隔兩天
大後日 大後天 隔三天

這種時間表達方式在台灣民間特別常見,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習慣用「後日」這種說法。像我們常聽到的「後日要拜拜」、「後日要作忌」等等,都是源自農曆的傳統。現在年輕人雖然多用「後天」,但其實意思完全一樣,只是說法變得比較簡潔而已。

有趣的是,這種時間計算方式也影響了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用語。比如我們會說「後天見」、「後天要考試」,甚至連氣象預報也會用「後天降雨機率高」這樣的說法。這些都證明農曆文化早已深植在台灣人的語言習慣中,成為我們日常溝通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