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越來越熱,想找間採光好的房子真的需要做足功課。台灣這種亞熱帶氣候,光線太強會熱到爆,太暗又覺得潮濕悶熱,真的很難拿捏啊!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挑選採光好房子的實用技巧,讓大家在找房時能更精準判斷。
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房屋的座向,這直接影響到日照時間和強度。以台灣來說,坐北朝南的格局最理想,早上有溫和的陽光,下午又不會西曬得太嚴重。我自己住過朝西的房子,夏天下午那個熱度簡直像在烤箱裡,冷氣怎麼開都沒用。另外也要留意周邊建築物的高度和距離,就算座向再好,如果被隔壁大樓擋住也是白搭。
再來分享幾個判斷採光的實用小技巧:
| 檢查項目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
| 窗戶數量 | 至少要有一面牆有兩個以上的窗戶 |
| 窗戶大小 | 落地窗採光最好,但要注意隱私和隔熱 |
| 陽台設計 | 外推式陽台會影響採光,內縮式較佳 |
| 室內亮度 | 晴天時不開燈也能清楚看書的亮度最理想 |
很多人看房時會忽略建築物的外觀設計。像是一些老舊公寓常見的鐵窗和遮雨棚,雖然實用但會嚴重影響採光。現在新建案很多都採用大片玻璃設計,採光效果確實不錯,但要注意夏天會不會太熱,還有隱私問題。建議可以選在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左右去看房,這兩個時段最能感受實際的採光狀況。
說到採光,不能不提室內裝潢的影響。淺色系的牆面和地板能讓光線反射更好,空間感也會更開闊。我朋友之前租的房子採光本來就不錯,他再把牆面漆成米白色,整個空間明亮度直接提升30%。另外窗簾的選擇也很重要,建議可以裝雙層的,一層紗簾調節光線,一層遮光簾保護隱私。
最後提醒大家,採光好的房子通常電費會比較省,因為白天不用開燈。但相對的,夏天冷氣可能會開比較兇,所以要看整體的居住成本。像我現在住的這間,雖然採光很好,但我裝了隔熱窗簾和隔熱紙,夏天室溫可以比沒裝時低2-3度,真的差很多!

為什麼台灣人買房都愛挑採光好的?原來這些優點超重要!在台灣看房時,仲介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「這間採光超棒」,到底採光好有什麼魔力讓大家這麼在意?其實除了看起來明亮舒服,還有很多實際的好處是住過才知道的。
首先採光好的房子真的會讓人心情變好,特別是台灣潮濕的氣候,陽光充足能減少室內霉味,衣服也容易乾。像我朋友住過朝北的房子,冬天曬不到太陽,他說連棉被都感覺濕濕的,後來換到採光好的房子整個人都開朗起來。而且自然光線充足的話,白天幾乎不用開燈,長期下來電費真的差很多,尤其是現在電價一直漲,能省則省啊!
另外採光好對健康也有幫助,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菌,家裡比較不會滋生塵蟎。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,醫生都說多曬太陽可以預防骨質疏鬆,還能調節生理時鐘。我阿姨家原本客廳很暗,後來把陽台外推讓光線進來,她說連頭痛都變少了,真的很神奇。
最後是大家最在意的房價問題,採光好的房子轉手性真的比較好。根據房仲業者的統計,同樣條件的房子,採光好的大概可以多賣5-10%,而且放盤時間也比較短。這幾年新建案都主打大面窗設計,就是看準台灣人愛採光的心理。
| 採光好的優點 | 實際影響 |
|---|---|
| 減少室內潮濕 | 降低發霉機率,衣物易乾 |
| 節省電費 | 白天減少開燈時間 |
| 促進健康 | 殺菌、預防骨質疏鬆 |
| 提升房價 | 轉手快,增值空間大 |
其實台灣人愛採光還跟居住習慣有關,我們喜歡陽台曬衣服、種植物,這些都需要好光線。現在新建案公設比高,室內坪數已經很小了,如果採光再不好,住起來真的會很壓抑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西曬太嚴重的房子夏天會很熱,冷氣費可能暴增,所以最好是挑東南向的,光線充足又不會太熱。
採光好的房子怎麼挑?專家教你5個實用技巧
想找間採光好的房子卻不知從何下手?其實挑選採光好的房子有訣竅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就能輕鬆找到陽光滿滿的溫暖窩。今天就來分享5個超實用的挑選技巧,讓你不再被仲介話術迷惑,自己就能判斷採光好壞!
首先要注意房子的「座向」,這可是影響採光的關鍵因素。台灣位處北半球,通常「坐北朝南」的房子採光最佳,因為陽光從南方照射的時間最長。不過也要考慮周邊建築物的遮擋情況,有時候座向再好,被隔壁大樓擋住也是白搭。建議可以選在不同時段多看幾次房,實際感受陽光照射的角度和時間。
再來要觀察「窗戶數量和大小」,這直接關係到室內能進多少自然光。理想的狀況是每個主要空間(客廳、臥室)都有對外窗,而且窗戶面積最好佔牆面的1/3以上。特別要注意有些老房子為了隔出更多房間,會把窗戶開得很小或只有單面採光,這種就要特別小心。
採光挑選重點對照表
| 檢查項目 | 優良標準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座向 | 坐北朝南 | 避開西曬時段看房 |
| 窗戶 | 面積大、數量多 | 確認窗戶能否全開 |
| 樓層高度 | 中高樓層(4樓以上) | 低樓層注意樹木遮擋 |
| 室內隔間 | 開放式或半開放式 | 避免過多實牆隔間 |
| 建築間距 | 前後棟距大於8米 | 留意對面是否有未來新建案 |
「樓層高度」也是重要考量,一般來說中高樓層(4樓以上)採光會比低樓層好,因為比較不容易被周邊的樹木或矮房擋住。但要注意如果是面中庭的戶型,就算高樓層也可能採光不佳。另外「室內隔間」方式也會影響,開放式設計讓光線能自由流動,比起用實牆隔出很多小房間的格局,採光效果會好很多。
最後別忘了檢查「建築間距」,也就是你家和對面建築物的距離。根據建築法規,前後棟距至少要8米才不會影響採光,但很多建案為了多賣幾戶會把棟距縮到最小。看房時可以帶個捲尺實際量測,或是用手機的測距APP估算一下,確保不會買到被夾在中間的陰暗戶。

台北哪些區域的房子採光最好?在地人推薦這幾區
最近有朋友在問台北買房的事情,特別在意採光問題。說真的,台北因為建築密集,要找到採光好的房子真的要挑對區域。根據我這幾年看房的經驗,還有跟房仲朋友聊天的情報,整理出幾個採光特別優秀的區域給大家參考。
首先是大直重劃區,這邊因為是後期規劃的區域,建築間距比較寬,加上靠近河岸,採光條件真的沒話說。尤其是明水路一帶,高樓層的視野和陽光都很充足。不過價位也是相對高,建議預算充足的朋友可以優先考慮這裡。
再來是天母地區,特別是靠近陽明山那一側的巷弄。這邊因為地勢較高,加上早期多是獨棟住宅,不會有對面大樓擋光的問題。很多老台北人都知道,天母下午的陽光特別美,就是因為採光角度好。
| 區域 | 採光優勢 | 平均單價(萬/坪) |
|---|---|---|
| 大直重劃區 | 建築間距寬、河岸景觀 | 90-120 |
| 天母 | 地勢高、獨棟住宅多 | 70-100 |
| 信義計畫區 | 高樓層視野開闊 | 100-150 |
| 文山區 | 靠山邊、低密度開發 | 50-70 |
信義計畫區雖然都是高樓大廈,但因為都市規劃的關係,建築物之間保留足夠空間,高樓層的採光反而比許多低樓層老公寓來得好。尤其是像市政府週邊的新建案,很多都有大面落地窗設計,陽光可以直接灑進客廳。
文山區可能很多人沒想到,但其實靠近政大、萬芳醫院一帶的山坡地住宅,因為地勢關係加上開發密度低,採光條件意外地好。而且這邊價位相對親民,適合預算有限但又想要好採光的小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