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「朔意思」係咩嚟嘅,其實就係一個好方便嘅電子支付工具,同Cash App差唔多概念。而家嘅後生仔女都鍾意用手機搞掂晒所有嘢,由轉賬到投資都得,朔意思就係為咗呢個需求而出現嘅。
用朔意思最正嘅地方就係佢嘅操作真係好簡單,連我阿媽都學得識。你只需要下載個App,跟住幾個步驟就可以開始用:
功能 | 操作方法 | 所需時間 |
---|---|---|
開戶 | 輸入手機號碼同基本資料 | 3分鐘 |
轉賬 | 輸入對方電話或掃QR code | 1分鐘 |
投資 | 選擇想買嘅標的 | 2分鐘 |
查餘額 | 主頁直接顯示 | 即時 |
我記得第一次用朔意思轉錢俾朋友嘅時候,真係覺得好神奇。平時去銀行轉賬要等成日,而家即時到賬,仲可以加個可愛嘅貼圖同留言,成個過程變得好有人情味。特別係同班friend食完飯要夾錢嘅時候,唔使再等大家拎現金出嚟,直接手機搞掂。
講到投資功能,朔意思都有提供一啲好入門嘅選擇。雖然唔似專業證券戶口咁多花款,但對於想試吓水溫嘅新手嚟講已經夠用。我最鍾意佢個「零錢投資」功能,每次用剩嘅碎銀會自動幫我買少少基金,不知不覺就儲咗筆錢。
安全性方面,朔意思做得幾周到。除咗基本嘅密碼同指紋登入,仲可以設定每次交易都要二次確認。我用咗成年幾都未試過有咩問題,就算唔小心撳錯掣轉錯錢,都可以好快搵到客服幫手處理。
朔意思是什麼?三分鐘帶你搞懂這個詞
每次看到農曆寫著「朔日」就覺得很困惑對吧?其實「朔」這個字在台灣日常生活中雖然不常直接用,但跟我們的農曆、天文現象都很有關係喔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字的幾個常見用法,保證看完之後你就完全懂了,下次聽到別人講也不會一頭霧水啦。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指「農曆初一」,這天月亮剛好在地球和太陽中間,所以晚上幾乎看不到月亮,古人就把這天叫做「朔」。另外在天文學上,「朔」也代表月亮和太陽在同一方向的那個時刻,這時候月亮被太陽照亮的那面背對地球,所以我們看不到月光。這個概念對農曆計算超級重要,因為農曆就是根據月相變化來訂的嘛!
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表格,讓你一眼看懂「朔」的幾種意思:
用法 | 解釋 | 例子 |
---|---|---|
農曆初一 | 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,晚上看不到月亮 | 「這個月朔日是7月25號」 |
天文現象 | 月亮與太陽在同一方向的時刻 | 「今天下午3點是朔的時刻」 |
字義延伸 | 開始、初始的意思 | 「朔風」指的是北風(因為北方代表起始) |
講到「朔」這個字,其實它原本的意思就跟「開始」有關,像是古時候把北方叫做「朔方」,因為北方被認為是一年的起始方位。還有我們常聽到的「朔風」,就是指從北方吹來的風,在詩詞裡常常用來形容寒冷的天氣。這樣說起來,「朔」這個字雖然看起來很文言,但其實跟我們的生活還是很有連結的啦!
誰會用到朔意思?這些族羣最常討論這個話題,其實在台灣的網路社群中,有幾個特定族群特別愛聊這個詞。朔意思源自日文「そっくり」(完全一樣),在台灣年輕人之間被拿來形容「超像」、「根本複製貼上」的意思,用法超級生活化,而且帶點幽默感。
首先最愛用這個詞的就是學生族羣啦!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學生,在學校看到同學跟某個明星或動漫角色長超像,就會瘋狂tag對方說「你朔意思XXX欸」。再來是動漫迷和追星族,他們超愛比較角色或偶像之間的相似度,常常在社團或討論區看到「這個新人偶像朔意思年輕時的XX前輩」、「這部新番主角朔意思隔壁棚的OO」之類的留言。
另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族羣也很常用,就是媽媽們!在媽媽社團裡常看到「我家弟弟朔意思他爸爸小時候」、「這件衣服朔意思我20年前那件」之類的貼文,用法超級可愛。下面整理出最常使用朔意思的三大族羣:
族羣 | 使用場景 | 常見句型範例 |
---|---|---|
學生族 | 校園生活、朋友互虧 | 「你朔意思我們班導年輕時的照片」 |
動漫追星族 | 角色比較、偶像討論 | 「新女團主唱朔意思IU剛出道時」 |
媽媽族 | 親子話題、懷舊比較 | 「女兒朔意思我小時候的模樣」 |
這個詞之所以會紅起來,主要是因為用法很直覺又帶點趣味性,而且台灣人本來就喜歡這種日文轉化的用語。在PTT、Dcard或是LINE群組裡,隨便搜尋都能找到一堆相關討論,甚至還有人專門開話題比較「年度最朔意思人物」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有些長輩或是不常上網的人可能聽不懂,使用的時候要看場合啦!
什麼時候會聽到朔意思?常見使用時機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。這個詞雖然聽起來有點文謅謅,但台灣人其實很自然就會用到,特別是在描述時間或狀態變化的時候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到底哪些場合會讓我們脫口而出「朔」這個字,保證你聽完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常用到!
先來講最常見的農曆初一,老一輩的台灣人會說「朔日」,就是指月亮完全看不見的那天。像是阿嬤翻農民曆時常會唸:「今仔日朔喔,袂使拜拜」,這時候的「朔」就是指農曆每個月的第一天。另外在講到月相變化時,新聞氣象主播也常說「朔望月」這個詞,指的就是從朔月到下次朔月之間的周期。
除了時間相關的用法,在描述事物由盛轉衰的時候,台灣人也會用「朔」來比喻。比如說店家生意變差,老闆可能會感嘆:「這陣業績真朔」,意思就是生意像朔月一樣暗淡無光。這種帶點文學氣息的用法,在台灣人的日常對話中其實很有味道。
最後整理幾個常見使用情境給大家參考:
使用場合 | 例句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農曆初一 | 「今仔日朔,廟口無開」 | 傳統習俗中朔日不宜祭祀 |
月相變化 | 「朔過三天就會看見月眉」 | 氣象報導常用語 |
狀態衰退 | 「伊最近運勢真朔」 | 帶有比喻性質的說法 |
文學描述 | 「朔風凜冽的冬夜」 | 詩詞中常見修辭 |
其實「朔」這個字在台灣話裡存活得很好,不只是老一輩在用,年輕人也會不自覺地講出來。下次聽到有人說「朔」的時候,不妨注意一下是在什麼情境下使用的,你會發現這個古老的用詞其實充滿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