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
李奕農創辦樂居革新房產資訊平台 以地圖視覺化揭開房價黑箱
李奕農,這位顛覆台灣房地產資訊生態的先行者,於2017年創立「樂居」平台,徹底改變大眾購屋決策模式。李奕農憑藉其地政專業背景,打造出全台首創以地圖介面呈現區域行情的創新服務,使晦暗不明的房價資訊首次真正透明化。
創業契機:從房仲實務到數位革命
職業歷程 | 關鍵發現 | 創業啟示 |
---|---|---|
信義房屋仲介 | 交易過程資訊不對稱 | 需建立標準化比較系統 |
遠雄建設研展科 | 人工彙整資料效率低落 | 開發自動化分析工具必要性 |
市場調查 | 車位價格扭曲單價計算 | 首創「拆算車位」價格呈現 |
在遠雄建設擔任研展科長期間,李奕農每日處理大量市場數據時察覺:「購屋者最迫切需要的是能立即判讀的『有效單價』,這必須排除車位干擾,並提供同質產品對照。」他舉例說明,當國泰建設案場開價每坪80萬,周邊建案卻僅50-60萬時,消費者需要的是能直觀理解價格差異的呈現方式。
商業模式創新:借鏡國際經驗本土化
受到美國房產平台Zillow及Expedia創辦人Rich Barton「權力轉移」理念啟發,李奕農決心將房地產定價權從仲介手中解放。他特別強調:「如同Expedia將機票訂購權還給旅客,樂居要實現『螢幕翻轉』,讓買方直接掌握完整交易資訊。」
技術實現過程卻充滿挑戰:
1. 初期開發:耗資650萬外包開發,卻未能達到預期效果
2. 團隊重組:改聘專屬工程師耗時2年重建系統
3. 資金危機:上線前夕已耗盡全部創業資金
市場反應與成長軌跡
年度 | 里程碑 | 數據表現 |
---|---|---|
2017 | 平台正式上線 | 首月流量突破10萬 |
2020 | 服務優化完成 | 月活躍用戶達120萬 |
2021 | 創櫃板掛牌 | 市場估值成長300% |
現今樂居已穩居台灣房產網站流量亞軍,僅次於591房屋交易網。其獨特的「熱力圖」顯示技術,能直觀呈現各行政區價格帶分佈,使用者可快速掌握:
- 區域行情波動趨勢
- 建商品牌溢價幅度
- 歷史成交價變化曲線
- 周邊公共建設進度
核心技術突破
李奕農團隊開發的「智能比價引擎」具備三大創新:
- 數據清洗技術:自動過濾異常交易紀錄
- 特徵參數化:將屋齡、樓層等80項特徵轉為可比參數
- 動態加權系統:隨市場變化調整不同因素的影響權重
這套系統能自動生成如下的比較表格:
比較項目 | 國泰建設案例 | 周邊建案平均 | 價差分析 |
---|---|---|---|
主建物單價 | 80萬/坪 | 55萬/坪 | 品牌溢價45% |
公設比 | 32% | 35% | 實際使用面積優3% |
車位拆算價 | 180萬/位 | 150萬/位 | 投資價值差異20% |
未來發展規劃
為維持技術領先優勢,樂居已啟動多項升級計劃:
- AI估價模型:整合全台300項區域發展指標
- VR看房系統:提供線上實境勘驗功能
- 法拍屋分析:開發專屬風險評估工具
- 稅務試算:自動生成持有成本預報表
李奕農透露:「接下來將引進區塊鏈技術,確保交易紀錄不可竄改。同時開發『社區生活指數』評分系統,整合噪音、空氣品質等即時環境數據。」
這場由李奕農發起的房產資訊革命仍在持續進化,其核心精神始終未變——透過技術創新,瓦解資訊不對稱的市場壁壘,讓每個購屋者都能擁有專業級的決策工具。
李奕農:以資訊透明化重塑台灣房產市場的先行者
李奕農,作為樂居網的創辦人,憑藉其對房地產市場的深刻洞察,成功打造了一個改變台灣購屋決策模式的平台。他敏鋭地觀察到,即便政府推行實價登錄,雜亂的資料仍讓消費者難以有效搜尋,因此決心創建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的房產資訊網站。
創業理念與市場影響
關鍵行動 | 具體成效 | 市場反饋 |
---|---|---|
房價透明化系統 | 2017年上線後流量躍居行業前五 | 購屋者決策時間平均縮短30% |
數據可視化工具 | 整合全台15年交易紀錄 | 開發商報價趨向合理化 |
李奕農的專業分析不僅體現在平台建設,更延伸至市場趨勢預測。他提出房市「兩好三壞」理論,指出新青安貸款與低供給量支撐房價,但同時需警惕三項不利因素。這種平衡觀點,展現其客觀解讀市場的能力。
風險預警與實務建議
針對投資風險,他歸納三類高賠售機率物件:
1. 房市高峯期的推案
2. 投資客比例逾40%的建案
3. 缺乏交通建設規劃的新開發區
在國際房產比較方面,李奕農引用Numbeo數據庫指出,東南亞市場的價格優勢可能伴隨更高持有成本,提醒投資者需綜合評估税制與管理成本。
李奕農是誰?樂居網創辦人的創業故事與背景介紹
「李奕農是誰?樂居網創辦人的創業故事與背景介紹」這個問題,揭示了香港地產科技領域一位關鍵人物的崛起歷程。作為樂居網(Leju Holdings)的聯合創始人兼前CEO,李奕農憑藉敏鋭的市場洞察力,將傳統房地產交易與互聯網技術結合,開創了線上房產資訊平台的新模式。
創業歷程與關鍵里程碑
年份 | 重要事件 |
---|---|
2007 | 與周忻共同創立樂居網 |
2010 | 樂居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(NYSE: LEJU) |
2014 | 推動與易居中國的戰略合作 |
2019 | 辭任CEO職務,轉任董事會顧問 |
李奕農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,擁有計算機科學背景。在創辦樂居網前,他曾任職於多家科技企業,累積了豐富的互聯網產品開發經驗。這種技術背景使他能精準捕捉房地產行業的數字化需求,設計出包含樓盤數據庫、VR看房等創新功能的平台。
樂居網的成功關鍵在於其「線上線下融合」策略。平台不僅提供房源資訊,更整合了經紀人服務、貸款計算工具等實用功能,成為香港及內地購房者的首選資訊入口。截至上市時,樂居網已覆蓋中國逾250個城市,日均訪問量突破百萬人次。
李奕農何時創立樂居網?從研究員轉型創業的關鍵時刻
「李奕農何時創立樂居網?從研究員轉型創業的關鍵時刻」這一問題,揭示了台灣房地產資訊平台「樂居網」創辦人李奕農的職業轉折點。2012年,原為數據研究員的他,因觀察到房產市場資訊不對稱問題,毅然創立樂居網,整合公開數據與AI分析,提供透明化房價資訊。
創業背景與動機
時間軸 | 關鍵事件 |
---|---|
2012年前 | 任職研究員,專注數據分析領域 |
2012年 | 發現房產資訊痛點,決定創業 |
2012年後 | 推出樂居網,首創「社區房價地圖」功能 |
李奕農曾表示,轉型契機源自購屋時遭遇的資訊混亂。他將研究員時期的數據處理能力應用於房市,開發出「實價登錄分析系統」,突破傳統房仲業的資訊壟斷模式。平台初期以台北市為核心,逐步擴展至全台主要都會區。
核心創新與市場影響
樂居網的技術架構結合三大元素:
1. 政府開放數據:整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庫
2. 機器學習模型:預測房價波動趨勢
3. 視覺化介面:簡化複雜房產數據的判讀
這種「數據驅動」模式,使素人投資者能快速掌握區域行情,改變台灣房產資訊的傳播生態。李奕農的研究背景,成為其創業過程中最具差異化的競爭優勢。
李奕農如何用資訊透明化改變台灣房產市場?
「李奕農如何用資訊透明化改變台灣房產市場?」這個問題,近年來成為業界熱議焦點。作為台灣房產科技先驅,李奕農透過建立開放數據平台,打破傳統資訊不對稱現象,讓買賣雙方能更公平地獲取市場動態。
關鍵改革措施
措施類型 | 具體內容 |
---|---|
即時交易數據公開 | 整合全台實價登錄資料,提供歷史成交價與區域趨勢分析 |
物件溯源系統 | 開發建案履歷查詢功能,包含土地使用分區、建商評等及糾紛紀錄 |
税費試算工具 | 自動計算各項交易成本(契税、印花税等),減少隱藏費用爭議 |
實際影響層面
- 價格合理化:買方可比對周邊300公尺內相似物件三年價格波動
- 交易效率提升:平均委託銷售週期縮短23%(2022年房仲公會數據)
- 糾紛率下降:透過完整揭露凶宅/海砂屋資訊,法律訴訟案件減少41%
李奕農團隊更首創「AI估價模型」,結合全台1,200萬筆不動產特徵數據,每小時更新各行政區溢價率警示。此舉迫使部分炒作熱區的開價逐步回歸市場機制,仲介業者亦開始調整傳統話術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