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移山倒海意思」其實就係形容一個人嘅能力超級強大,可以做到好似搬走座山、倒轉個海咁誇張嘅事情。呢個成語成日俾人用嚟形容改變現狀嘅決心同力量,特別係遇到困難時展現出嚟嘅驚人毅力。台灣人講嘢成日會用「移山倒海」嚟形容一啲好有魄力嘅行動,例如政府推動重大建設,或者企業家突破經營困境。
講到「移山倒海」嘅來源,其實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有關。相傳古時有個叫愚公嘅老人家,因為屋企前面有兩座大山擋住出路,就決定每日挖山搬土。雖然有人笑佢傻,但佢話「子子孫孫無窮匱也」,最後感動天神幫佢搬走咗座山。呢個故事就係成語「愚公移山」嘅由來,同「移山倒海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成語比較 | 移山倒海 | 愚公移山 |
---|---|---|
重點意義 | 形容力量巨大 | 強調堅持不懈 |
使用情境 | 重大變革 | 長期奮鬥 |
情感色彩 | 氣勢磅礡 | 堅毅感人 |
喺現代生活中,「移山倒海」嘅精神隨處可見。好似台灣嘅科技產業,從代工轉型到自主研發,就係靠住呢種決心先能夠成功。又或者係環保團體推動減塑政策,雖然面對好多阻力,但佢哋依然堅持落去,真係有啲「移山倒海」嘅氣勢。呢個成語唔單止可以用嚟形容實際行動,仲可以用嚟講個人嘅意志力,例如準備考試嘅學生克服重重困難,都可以話係展現咗「移山倒海」嘅精神。
成語嘅運用好講究場合,如果用得啱,會令表達更加生動。例如話「呢個團隊用移山倒海嘅氣勢完成咗項目」,就比單純話「好努力」更有畫面感。不過要留意嘅係,「移山倒海」通常用喺正面嘅情境,如果要形容破壞性嘅力量,就可能要用其他詞語嚟表達。另外,雖然呢個成語聽落好誇張,但其實台灣人日常對話都成日用,特別係想強調某件事好唔容易做到嘅時候。
1. 移山倒海到底是什麼意思?台灣人常用成語解析
每次聽到有人說「這次專案簡直要移山倒海」,你是不是也很好奇這個成語到底在形容什麼?其實這個成語在台灣職場跟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見,今天就來好好拆解它的意思跟用法,讓你下次聽到時能秒懂台灣人在說什麼!
「移山倒海」字面上看起來很誇張,又是搬山又是翻海的,但其實是用來形容「事情難度超高」或是「需要耗費極大力氣才能完成」。比如說公司要在一週內完成年度結算,同事可能就會哀嚎:「這根本是移山倒海的工作量啊!」有趣的是,這個成語在台灣還常常帶點幽默自嘲的味道,明明知道任務很難,但還是會用這種誇張的說法來表達無奈。
使用情境 | 例句 | 情緒表達 |
---|---|---|
工作量大 | 「月底報表要做完?這根本移山倒海吧!」 | 無奈、抱怨 |
任務艱鉅 | 「要說服老闆改變政策?簡直是移山倒海的工程」 | 誇張、困難 |
自我調侃 | 「我昨天整理房間,根本是移山倒海的大工程」 | 幽默、自嘲 |
在台灣,這個成語特別常出現在辦公室對話裡。你可能會聽到同事說:「客戶臨時改需求,我們團隊這週要移山倒海了!」這時候通常會搭配一個生無可戀的表情,完美呈現台灣人面對壓力的黑色幽默。另外在描述重大工程或改革時,新聞媒體也很愛用這個詞,像是「政府推動都更計畫,面臨移山倒海的挑戰」。
有趣的是,雖然「移山倒海」聽起來很古代,但台灣年輕人也很愛用,甚至會把它簡化成「這太移山了吧!」這種更口語的說法。下次聽到朋友說「我媽要我整理十年沒動的倉庫,根本移山倒海」,你就知道他在抱怨什麼了!
2. 什麼時候會用到移山倒海這個成語?情境舉例
「移山倒海」這個成語聽起來超威的吧!在台灣我們其實蠻常用來形容「超級誇張的改變或努力」,像是公司換了新老闆後整個大改造,同事們就會開玩笑說:「哇~這根本是移山倒海的改革啊!」或是看到朋友為了追對象使出渾身解數,也會吐槽:「你這是移山倒海式的追求吧!」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常用的情境,看完你就懂怎麼用啦:
情境 | 例句 | 使用時機 |
---|---|---|
職場大變動 | 「公司系統全部換新,IT部門根本在移山倒海!」 | 形容翻天覆地的改革 |
追星/追人 | 「她為了搶演唱會票,動員全家移山倒海地搶」 | 形容瘋狂投入 |
搬家裝修 | 「房東把整間房子移山倒海翻新了一遍」 | 形容徹底改造 |
考試衝刺 | 「他考前移山倒海地讀了三天三夜」 | 形容拚命努力 |
有時候也會帶點誇張的幽默感,像阿嬤看到孫子把房間弄超亂,可能會說:「你是要把房間移山倒海逆?」這種用法雖然不是成語原本的意思(傳說中神仙的法力啦),但在台灣日常對話裡反而更常見。
另外在政治新聞也常聽到,像是「政府移山倒海推動新政策」,不過這種時候通常會搭配記者比較嚴肅的口吻。平常跟朋友聊天用的話,記得語氣要活潑一點才像道地台灣用法喔!
3. 誰最適合用移山倒海來形容?人物特質分析,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擁有驚人毅力與行動力的人。在台灣社會裡,我們身邊其實不乏這類人物,他們可能不是什麼大人物,但總能用堅持不懈的態度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,就像真的能把山移開、把海倒過來一樣誇張。
這種人通常有幾個明顯特質:首先,他們對目標的執著程度超乎常人,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。像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裡,有些小農堅持用自然農法耕作十幾年,最後種出令人驚豔的作物;或是社區裡熱心的里長伯,為了爭取建設可以天天跑政府部門報到。他們的共同點就是「打死不退」的精神,這正是移山倒海最需要的特質。
特質 | 具體表現 | 台灣常見例子 |
---|---|---|
超強毅力 | 能長期堅持同一目標 | 環保志工連續淨灘10年 |
行動力強 | 想到就做不拖延 | 創業者白天上班晚上擺攤 |
抗壓性高 | 面對挫折仍保持樂觀 | 傳統產業轉型成功的老闆 |
影響力大 | 能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行動 | 社區發展協會的靈魂人物 |
除了毅力驚人,這類人通常也很會「找方法」。他們不是傻傻地硬幹,而是會不斷嘗試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。就像台灣很多中小企業主,面對國際競爭時,總能想出各種創意轉型的方式,把傳統產業做得有聲有色。這種靈活的頭腦加上堅持的態度,才是真正能「移山倒海」的關鍵。
有趣的是,在台灣職場中,這種特質的人往往不是最會說話的,但絕對是最可靠的。他們可能不會在會議上搶著發言,但交辦給他們的事情,就算要加班到半夜也會想辦法完成。這種務實的作風,反而讓他們在團隊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,就像工地裡的師傅們,總是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。